“文房清供”特产 蕴含文人志趣竹雕臂搁

2014-5-23 00:15:29  出处:其他  作者:佚名  

  【太平洋家居网 生活频道】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是以书房为中心展开的,臂搁是中国“文房清供”的特产。臂搁多以竹制居多,一般用去节后的竹筒,将其分劈成三块,然后在凸起的竹面上采用浅刻平雕的手法,镌刻一些字画,通常是座右铭、诗画、赠言等。(文章来源:中奢网;文/Liyongzhan)

明代竹雕臂搁

  明代竹雕臂搁

  臂搁,曾经是古代文房中一件极具欣赏价值的文案用具,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——“秘阁”转化而来。在古代,“秘阁”指的是内府的一个图书档案机构,汉代以后都由秘书监掌管。“秘阁”一名后来又成为尚书省的别称,尚书省在汉魏时是皇帝的秘书机关。

  在未发明纸笔以前,国人即“刻竹为书”,这种竹简大概就是就是臂搁的雏形。但那时只是为了刻写记录文字,与后来的用途无关。据《清秘阁》记载:“宋高宗时有詹成者,能于竹片上刻成宫室、人物、花鸟,纤毫俱备”,同时,在南宋林洪的《文房职方图赞》中就有了秘阁的记载,被戏称为“竺秘阁”,列为“十八学士”之一,林洪与詹成为同一时代人,詹成所制可能就是臂搁。这两则记载也充分说明,至少在南宋,臂搁就已经在文房中广泛应用。明代时用来枕臂的臂搁也沿用了“秘阁”一名。

 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。过去,人们用的是毛笔,书写格式自右向左,稍不留意衣袖就会沾到字迹。于是,聪明的明代文人们发明了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——臂搁。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,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,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,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。据闻,古代大考——科举考试时,为防舞弊,都是由相关人员誊写考生试卷,十几份试卷抄写下来手臂累得不行,而有了臂搁的帮助就轻松多了。因此,臂搁也称腕枕。另外,文人墨客们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挥毫泼墨时,将臂搁枕于臂下,一来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,二来由于竹子性凉,有祛暑功效,可得一时清爽,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搁叫“竹夫人”。当然,长短与镇纸相近的臂搁,也可充当镇纸,压在上面,防止纸轻易被风掀起。

  明清以后,随着刻竹工艺水平的提高,臂搁的工艺水平也显著提高,逐渐成为展现刻竹工艺的一个主要器物之一。它是文人们不可或缺的一件实用器具,又因为上面刻有雅致的座右铭和各种图案,充满文人情趣和寄托,也成了旧时文人们竞相收藏、把玩和互相馈赠的物品。

  明清两代的竹刻工艺发展极盛,有几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值得关注:如以朱氏祖孙三人朱松邻、朱小松、朱三松为代表的嘉定派竹刻,清代很多竹雕都沿用了这种技法;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,他刻的《滚马图》,那可以说是国宝,一个胡人牵着一匹马,那马在地上打滚,要起来却还没有起来的样子,神态动人,仿佛照相机一般,攫取了瞬间的精彩;明末“留青”圣手张希黄所刻臂搁,浮凸有致;清道光年间的名家周子岩,他师从王原祁、王等书画大师学过绘画,本身就有这方面的功底,所以在臂搁等竹刻方面颇有建树。艺术大师不是工匠,他在雕刻和制作工程中,加入了自己的创意。纵观拍场,但凡由历代名家雕刻的臂搁,总是价超同辈,这也成了评判竹雕臂搁价值的一大标准。

代表品种之一

  竹刻臂搁是刻制最多的竹刻品之一,也是竹刻艺术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。明清时期载入典籍的竹刻家就有二三百人之多。随后,竹雕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,被分为嘉定派和金陵派。前者能在方寸之间镌刻山水、人物、楼阁、鸟兽,刀法精巧,艺术造诣深湛。该流派代表人物以朱鹤、朱缨、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,被誉为“嘉定三朱”。金陵派则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,古朴雅致。濮仲谦、潘西凤等为此派代表人物。无论是“金陵派”、“嘉定派”还是浙派的“留青刻法”、“陷地浅刻”等等,几乎都有竹刻臂搁传世。

  张希黄,浙江嘉兴人,他创造的“留青”又称“皮雕”竹刻技法,就是一改以往竹刻家在刻竹前先把竹皮、所谓的“青”刮去再进行雕刻的方式,而是保存竹皮,只将竹内稍加刮磨后就在竹皮上雕刻,刻完后,再将没有绘画或写字部分的竹皮擦掉,使图案高出竹雕地子,好似浮雕。经年之后,刻成图案的竹皮微泛黄,而竹肤颜色变深,就形成了明暗对比,具有一种高雅淡泊,巧而不媚的文人之气。据了解,他的传世真迹作品不会超过20件,目前已知的留青臂搁仅三件,一件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“山窗竹影”竹臂搁,另一件是藏于台北鸿禧博物馆的“黄鹤书屋”竹臂搁。

  朱三松,名稚征,三松是他的号。他是嘉定派竹主和创始人朱鹤的孙子,秉承祖业,把嘉定派的高深刻法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他所刻的人物臂搁,笔筒等等竹刻作品,无不精致深厚,生动自然。

  杨谦,字筠谷,江苏嘉定人,艺术家。他擅长画梅花、工篆刻、牙雕、竹雕等,是个多面手。从他的这件臂搁可以发现一种独特的竹刻装饰手法,就是在刻饰好的图案上填彩,形成浓烈的色彩。

  方治庵,字矩平,浙江黄岩人,工山水画,擅长以“陷地浅刻”(以竹为地,下刀不深)法刻竹。此臂搁形似长条弧板,上以方治庵拿手的“陷地浅刻”法刻饰苏武手拿旄节,跪坐遐思的形象,并刻文坛和款识“溯雪满天山,飞鸿入汉关,麒麟高阁在,何幸得生还。庚寅仲春,作奉大卿仁史清玩。”

  此外,还有明代金陵派创始人濮仲谦的臂搁,清代康熙年间刻竹高手、嘉定吴之藩的松下人物图臂搁,福建邓渭的“荷花”臂搁等等,举不胜举,都是竹刻臂搁中的佳品。

责任编辑:liusumin
公众号二维码
推荐阅读
网友评论

热门案例

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